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我国各个朝代最为鼎盛的文学样式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唐诗:
唐诗泛指为创作于唐代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水平的最高时期,因此有唐诗之说,与宋词并举。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特点:
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了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歌。唐诗在体裁,数量和艺术成就方面都是以任何时期的诗歌都是无法相比的。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被称为长短句。词源于民间,始于唐朝,兴于五代,而盛于两宋。由于两宋在词的发展上达到巅峰,因此,词多被称为“宋词”。
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剧曲(包括元杂剧与南戏)。“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作为元代盛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体现其独有的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可以说鼎足而立。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元朝政府的文化政策有关,元朝初期科举制度好长一段时间作废,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 ,再加上元杂剧在当时十分繁荣,元代以词曲取士,促使元杂剧的繁荣和发展。
二、与当时的人文因素有关。元曲原本是番邦所谓的番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忽必烈建大元后,北方属于大杂居状态,汉人大部南迁后,留在淮河以北的汉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政治地位上,都不复北宋时期。元曲这种小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交融地区流传开来,为元曲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元曲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曲者为北方人,其中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比较有名其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
游牧民族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流传于勾栏瓦肆的俗谣俚曲,而宋代以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这种通俗文化的发展,同时这些通俗的歌唱艺术也以已在北方流行的新的语言体系传播开来。
三、元曲是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继承了传统文学,相互交融的必然结果。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高度发展,创造出一些新的形式,较为重要的有陶真、鼓子词、诸宫调、唱赚、货郎儿等。
(一)陶真
陶真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它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其歌词通俗易懂,多是七言句式,音乐是上下两句反复吟唱,伴奏乐器主要用琵琶和鼓。宋代演出陶真的人大多是“路岐人”,且多为盲人。陶真到明清时还很流行,一般认为是明清“弹词”的前身。
(二)鼓子词
鼓子词流行于宋代,一种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体裁,以唱为主,因起原始形式以鼓作伴奏乐器,故称作“鼓子词”,后加上丝竹乐伴奏。其音乐简单,仅用一首曲调反复吟唱。
鼓子词有一种只唱不说、结构简单、无故事情节的形式,反复用一个曲调分别吟唱一年四季或十二个月景色的,如宋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另外一种是说唱性的叙事性鼓子词,说与唱相间来叙述故事,现存的有北宋赵德麟的《崔莺莺商调蝶恋花》。
(三)诸宫调
诸宫调产生于北宋,由泽州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一种大型的说唱艺术。它的发展盛行于南宋、金、元,把我国说唱艺术推进到了新的水平。
诸宫调名称的由来,是因其由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具有宫调的多样性。音乐由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不同的套曲其宫调也各不相同。这种多套曲、多宫调的运用,不仅造成音乐色彩上的对比,也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有:鼓、板、笛,有时也用琵琶等弦乐器。
诸宫调主要是由于它汲取了唐宋大曲、曲子以及当时北方流行的民间音乐。宋元时期的诸宫调作品大多已经散佚,《西厢记诸宫调》是目前所见保存最为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不仅存有全部文字,并有三分之一的乐谱保存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
《西厢记诸宫调》作者董解元创作,所以又称为《董解元西厢记》,简称《董西厢》。根据唐代元稹《莺莺传》改编。全书采用了14个官调,基本曲牌达151个,连变体在内共计444个。其结构庞大,音乐丰富,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已达到高度成熟。
(四)货郎儿
货郎儿最初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歌曲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说唱艺术。货郎儿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转调货郎儿》,它以说唱长篇故事见长。其结构形式是将《货郎儿》曲牌的乐句,前后分成两个部分,在其间插入了另一个或另几个曲牌。《货郎儿》的表演通常是由演唱者一手摇动串鼓,一手打板演唱,由于其音乐风格的特殊性。很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
(五)唱赚
形成于北宋,盛于南宋的一种用鼓、板、笛伴奏的,在缠令和缠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音乐。
缠令,是由若干个曲调连接而成的,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缠达由引子开始,后有两个曲调重复演唱。北宋的唱赚主要用缠令和缠达两种不同的曲式,南宋艺人张五牛把民间说唱鼓板中的《太平令》用于缠令和缠达中,确立了唱赚的形式。唱赚的音乐有很高的艺术性,演唱难度大,选用当时流行的“慢曲”、“曲破”等各种腔谱,其表演有一些程式上的要求,演唱上要求“腔必真,字必正”(《事林广记》)。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唐代诗歌盛行;宋代词、散文盛行;元代散曲与杂剧盛行,明清小说盛行。总称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代主要兴盛的文体是近体诗和古文。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宋代主要兴盛的文体是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
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
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是:明清小说。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一般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们称之为大团圆结局。 杂剧是融文学创作和多种表演成分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散曲是在宋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体,依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 小令指单支的曲子,又称“叶儿”是照不同曲牌填写的,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 套数指用若干首同一宫调的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套曲”或“散套。”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在元代被称“乐府”,“新乐府”,“北乐府”。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炖的《城斋乐府》,那时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中叶后散曲才包括小令和套数。
扩展资料:
元曲是在元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具体点来说,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滑稽搞笑是杂剧的一大特点,散曲则有多种表现形式,内容大多是以抒情为主要目的,元曲不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追求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元曲一方面从诗词那里继承了清丽婉转的风格,使我们在欣赏故事的时候也能够去得到一种文学艺术美的享受,当然元曲的兴起和我国诗歌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这一时期文化的融合发展,才使得元曲能够在这一时代得以不断兴盛和流传下来。元曲在初期的发展来源于民间的俚语,这些俚语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点。
而且这些口语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体现了很多地方方言的特点。元曲发展到中期开始出现了一些专业化从事原曲创作的人,就比如说郑光祖,睢景臣。
上一篇
下一篇
1.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有多大 有前景。 目前国内肉类市场呈现出主要生产区与主要消费区分离的局面,因此冷链冻品行业大量肉类产品需要进行异地调运;而随着活畜禽运输限制增多,大量货运需求冷链运输解决。 从运输结构来看,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占货车总量 ...
1. 最火小黄鸭舞蹈 1.在小地图上我们看到有心形岛的,我们就降落在这个岛上。 2.向着心形岛降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心形岛屿。 3.在岛中央,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会有二个小黄鸭的。 4.走近后,会有一个打卡选项的。 5.点击打卡选项后,会跳上一段 ...
1. 抓周有什么寓意 抓周抓到指南针的寓意是: 1.宝宝抓周抓到指南针代表宝宝具有探险意识,今后会跟方向或地理坐标相关的工作。 2.宝宝抓周抓到指南针代表宝宝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是很明确的,家长不需要为宝宝过多操心,说明宝宝是个有目标的人,而且会顺 ...
1. 靓声的全部流行歌曲有哪些 1,《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又名《伽蓝雨》)是由方文山作词,黄雨勋编曲,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周杰伦2010年5月18日发行的专辑《跨时代》中。2011年,该曲获得2010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奖”。 2,《 ...
1. 流行花园原版 《天国少女》,绝对好看,男的都很有背景,男主角还是中国人。也很美型, 《伯爵与妖精》,很美型,看名字就知道,男主角十个伯爵,超帅。 《黑执事》热门的,有两季,完结了,贵族和恶魔执事,美型。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里面的男的都 ...
1. 日系染膏有哪些品牌 不知道这些,就淘宝买染膏四大品牌吧 威娜 欧莱雅 歌薇 施华蔻 这些就是高端发廊用的 还有 日本的 资深堂 玫丽盼 2. 日系染膏染发理论知识 染发膏6cb的意思就是六度的米棕色,这是一款日系的染发膏,前面的数字6代表染发膏的色度是 ...
1. 题临安邸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统治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2. 题临安 ...
1. 抖音有什么游戏很火 回 没有统一入口宝贝。因为抖音小游戏入口不是固定的,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页面或者广告中,或者在其他游戏中跳转。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入口,需要用户进行搜索或者关注相关的账号来获取游戏入口。: 抖音小游戏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 ...
1. 今年流行的女裤子冬款 白色裤子 白色的裤子很多人都不敢尝试,对于职场的女性,白色的阔腿裤穿起来实在太有气质了。拖地款式的裤子,对于身高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在穿搭方面要注意一个技巧,选择高腰的将内搭扎进裤子当中,分割出黄金比例在身高方 ...
1. 南通特色烟酒 1 南通丽莎歌舞厅的收费是按照时间段来计算的。2 根据了解,南通丽莎歌舞厅的收费标准是晚上7点到凌晨2点,每小时收费100元,其中包含了酒水消费和歌舞表演等服务。3 如果需要包房服务,还需要额外支付包房费用。收费模式可能会根据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