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度赋•时代之歌
作者:李政敏(青岛)
古州星耀,新市辉映,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大哉平度,雄居胶东!
煌煌历史,赫赫文明。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落实践行,初心使命!
多式联运物流基地,胶东半岛几何中心。秀气唯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天蓝水清。
德润平度,福泽万家。忠厚诚信,自古即重义重情;勤劳智慧,至今秉淳朴民风。
平度,平度,平常之热土,非凡之气度。石墨黄金储量丰富,十九种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业厚实,全国百强。经济活力充沛,发展潜力充足。
平度,平度,生活跃上新水平,追求跨入新高度。物华天宝,吾乡实地产丰盈。地灵人杰,余邦亦俊采纷呈。鲁看曲阜,齐看平度。岳石文化,彰显东夷文明;田单火牛,扬名即墨故城;汉武帝刘彻,胶东古国领册封;创制《太初历》,二十四节气分明。
打造平度名片,凝心聚力,团结一心,赞平度,人和政通;讲好平度故事,严明纪律,风清气正,唱平度,大德能容!
守初心,担使命,让我们求真务实、众志成城;找差距,抓落实,让我们只争朝夕,夙夜在公!
使命召唤落实,新时代新作为力求新变化;责任系于实干,新气象新风尚阔步新征程!
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平度面貌,华丽蜕变。便民利民,喜笑开颜。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内陆港口建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乡村振兴,城区拓展,示范平度模式,打造齐鲁样板!
青烟潍威城市群会客厅,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彰显青岛突破平度攻势——宏伟之蓝图;大交通路网,新园区建设,展开平度现代化城市——腾飞之翅膀。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智汇平度似凌云御风,飞龙在天;新的思路,新的决战,雁归平度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农业大学,三甲医院,奥体中心,平度腰身更高更强;城市轻轨,潍莱高铁,民航机场,平度梦想更远更长。
可庆兮,经济突破发展,城乡融合统筹!可贺兮,民生保障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顺应大势,响应攻势,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全面夯实突破之基,加快形成突破之势。乘风破浪正此时,云帆高挂启新程。
文化灿烂,古郁秩风韵犹存;山川秀美,新平度英姿初绽。
巍巍乎大泽峰青,郁郁乎云山烟净,湛湛乎沽河波平,荡荡乎胶莱水清!
喜今朝,古胶东王都,春风化雨,百业俱兴;看明日,新平度城区,秋实丰硕,万里鹏程!
一年全面起势,两年全面攻坚,三年全面突破,四年全面提升。试看未来之平度,必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之世界,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之热土!
在诗词歌赋中赋就是说的汉赋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散文文体,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
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
一是渲染宫殿城市;
二是描写帝王游猎;
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
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结构: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赋作为一种文体,成熟于汉代。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序是别人写的,或者自己写的对自己的书做个大慨的解释。
赋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什么的看法。比如兰亭序是为一本诗集作的序,而赤壁赋是记录作者泛舟的情景时作者当时的心境也不同。
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据说序始于孔子的赞《易》。序在古代多放在书的后面,现
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序跋的内容、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称序跋文。一般的书有序无跋,如觉得序意未尽,后面仍可有跋。
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著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简要的阐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作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作引申和发挥。自序和他序可以并用,不同的观点还可以展开争鸣。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在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发展起来,赋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变化。对于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而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辞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辞赋一般分为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散赋的最高形式是汉赋,汉赋又可以分为大赋和小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的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诗和赋的区别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按其发现阶段分,赋可分为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现分别叙述之。
一、骚赋
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作了《离骚》、《九歌》等骚体诗。西汉文学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为赋的近源。
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称之为短骚体,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现摘取贾谊的《吊屈原赋》正文前4句,并附译文和注释。
《吊屈原赋》正文前4句: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1;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2。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3;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4。
《吊屈原赋》正文前4句译文: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
《吊屈原赋》正文前4句注释:
1、①恭承:敬受。②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③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2、①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3、①造:到。②讬(tuō):同“托”,寄托。③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4、①罔极:没有准则。②殒(yǔn):殁,死亡。③厥:其,指屈原。
二、汉赋
汉赋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散体赋,有大赋和小赋之分。篇幅巨大的称为大赋,篇幅短小的称为小赋。散体赋的代表,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大赋多用于铺陈京都、宫室活动的壮丽场面。
小赋主要陈述作者的情感。现将司马相如《子虚赋》前6句摘出并翻译注释如下。
《子虚赋》前6句: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1。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2。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3。”“获多乎?”曰:“少4。”“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5”曰:“可得闻乎?6”
《子虚赋》前6句译文:
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境内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与使者一同出外打猎。打猎完毕,子虚前去拜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此事,恰巧无是公也在场。大家落座后,乌有先生向子虚问道:“今天打猎快乐吗?”子虚说:“快乐。”“猎物很多吧?”子虚回答道:“很少。”“既然如此,那么乐从何来?”子虚回答说:“我高兴的是齐王本想向我夸耀他的车马众多,而我却用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盛况来回答他。”乌有先生说道:“可以说出来听听吗?”
《子虚赋》前6句注释:
1.①子虚:与乌有先生都是赋中虚构的人物。②悉:全,皆。③田:通“畋”,打猎。
2.①过:拜访。②奼:通“托“,夸耀。
三、骈赋(俳赋)
骈赋又称俳赋,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音韵自然和谐。骈赋的特点是,几乎通篇对联,讲究一定声律。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随意(韵脚除外)。现将当代赋作家杨威的《春赋》前9句摘出并注释如下。
《春赋》前9句:
青女匿倩影,玉龙遁长空1。元阴已随旧岁尽,霄宇还从新年清2。白日迟迟吐晶辉,东风煦煦播暄气3。千丈山头雪乍融,百里湖心冰初释4。皑雪融兮溪涧涌,素冰释兮河川驰5。斗柄转东向,幽都收寒威6。句芒替玄冥,大昊更玄帝7。太簇应律移节候,缇室列管飞葭灰8。正阴阳之代谢,欣芳春之统时9。
《春赋》前9句注释:
1.① 青女: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②倩影:俏丽的身影。③玉龙:喻雪。④长空:指天空。
2. ①元阴:谓冬天阴霾之气。②旧岁:过去的一年。去年。③霄宇:谓天地之间。④新年: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
3.①白日:太阳。②晶辉:指光辉。③东风:指春风。④煦煦:温暖貌。⑤暄气:指和暖之气。
4.①千丈:极言其高。②乍:刚,初。于谦《偶题》:“山雨乍晴时。
5.① 皑雪:白雪。②溪涧:谓山间水流。③素冰:洁白的冰。
6.① 斗柄: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玉衡、开阳、摇光。②幽都:谓北方之地。③寒威:严寒的威力。
7.①句芒: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又为木神名。②玄冥:古代传说中的冬神。③大昊:即大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④玄帝:传说中的北方之帝。即颛顼。
8.①太簇: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由于音律与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个,于是在上古时代,人们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联系起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太簇。”②应律:应合乐律。③节候:时令气候。④缇室:古代察候节气之室。该室门户紧闭,密布缇缦,故名。⑤管:律管。⑥葭灰: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9.①阴阳:指冬春。②代谢:指新旧更迭,交替。③芳春:春天。
四、律赋
律赋,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后世便通称这类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为“律赋”。现将宋.吕蒙正《寒窑赋》前5句摘出并翻译如下。
《寒窑赋》前5句:
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
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
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寒窑赋》前5句翻译:
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和云,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之遥,但没有人驾驭也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
五、文赋
文赋是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不讲究格律,不要求对偶。现将唐.杜牧《阿房宫赋》开头10句摘出并翻译如下。
《阿房宫赋》开头10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3。二川溶溶,流入宫墙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7。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9?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0?
《阿房宫赋》开头10句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
《阿房宫赋》开头10句注释:
1、①六王: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国王。②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③一:统一。
④蜀山兀:四川的山光秃了。⑤阿房出:阿房宫出现了。
2、①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
②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3、①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②直走咸阳:一直通到咸阳。
4、①二川:二川,指渭水和樊川。②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6、①廊腰: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②缦回:缦,萦绕。回,曲折。③檐牙: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④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
7、①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②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
8、①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9、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
10、①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②霁:雨后天晴。
总之,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类似“骚体”诗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文体。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最终“赋”转入白话,成为散文和散文诗。
尽管“赋”这种文体已经基本消失,但毕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了解、研究“赋”
的前世今生,对传承中华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赋是一种押韵的美文,其句式多有讲究。前人已作了探讨、归纳和总结。按照《.赋谱》的分类,赋文的基本句式有以下七种,即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语、发语、送语。
一、壮句。即三字句,偶尔用之,画龙点睛,活泼醒目,具有装饰美化作用。它多缀于发语之后,不太常用。如:“于是水荡漾、山峥嵘、枝吐翠、叶泛青。①”
二、紧句。即四字句,此类句式如四言古诗,整齐紧凑,读来朗朗上口,音韵铿锵。少则四句,多则不限。可两句押韵,也可四句押韵;必要时,还可句句押韵。作者可根据其所表达的感情和文理需要作出抉择。紧句可缀于发语之后,也可单刀直入。这种句式应用最广,可用于赋文开头,亦可用于段落之中,或者文章结尾;甚至一篇赋全是四言紧句者,也不乏其例。紧句俯拾皆是,如“若夫赋文传世,形态递变,高潮迭起,辗转复萦。”“西府宝地,引吭神鸡。炎帝故里,陈仓旧邑。”(上二句皆文章开头)“继承传统,古为今用;不断创新,传递正能。”(段落之中)“惟愿赐稿,尤冀指点;问心无愧,何辞褒贬!”(文末)
三、长句。即五字以上的句式,多有六字句、七字句,甚或八字句,九字句等。如“扬天地之真,弘本性之善,修精神之美,抒家国之情。”“负时代之使命,扬国粹之华英。”“同植民族道德根,共臻中华国学魂。”
四、隔句。由两个单句组合起来的句式(复句)。隔句又有六种句型,叫做轻隔句、重隔句、疏隔句、密隔句、平隔句和杂隔句。
1.轻隔句—— 即四六句,上句四字,下句六字,上轻下重。轻隔句是辞赋的主要句式之一,用量很大,因此有人把赋称作四六文。其实,这是很不确切的。轻隔句如“字吐娟语,衔盛世之七彩。文駘春风,鼓赤子之豪情。”“新刊匮薄,聊奉立锥之地;结友为尚,共耘国粹之田。”“林泉幽潺,淌琴笙之雅韵;修篁拂翠,摇天仙之玉影。古木盘郁,透日象之斑驳;百鸟争鸣,醒园林之闲静”。
2.重隔句—— 即六四句,跟轻隔句正好相反,上句六字,下句四字,上句重下句轻。重隔句亦赋文中常用的句型之一。如“陡涧之滨幽兰,芳飘广袤;名都之圃国色,花展娉婷。①”“化轻裾于五色,犹袒罗衣。变纤手于一挚,以迷纨质”②。
3.疏隔句—— 上三字,下不限字。如“条而来,异绿蛇之宛转。忽而往,同飞燕之轻盈。②”“酒之先,必资于麴蘖(qunie)。屋之用,终在乎户牗。②”“俯而察,焕乎呈斜斗之文。静而观,炯而见雕虫之艺②”。
4.密隔句—— 上句五字以上,下句六字以上。上句字少,下句字多,上下句字数差距较小。如“徵老聃之说,柔弱胜于刚强。验老子之文,积善由乎训致②”;“咏团扇之见托,班姬恨起于长门 。履坚冰以是阶,袁安叹惊于陋巷②”;“托展乎旅游,藉名胜古迹之山水;奋勃乎玉业,靓壁光翠影之璀璨。”
5.平隔句——上下句字数对等,平分秋色。即五五,六六,七七,八八句式。如“彰爱国之理念,弘传统之优良③。”“葆追梦之青春,竞凌云之壮志③。” “进寸而退尺,常一以贯之。日往而月来,则就其深矣②”;
6.杂隔句——上句四字,下句五、七、八字;或上句五、七、八字,下句四字。如“悔不可追,空劳于驷马;行而无迹,岂系于九衢②”(下句五字)。“马革裹尸,名将豪情伏波冢;秦公大墓,王霸气度古雍城。诸葛伐魏,夜半星落五丈原;隋炀弑父,萧墙掣电腥离宫”(下句七字)。“横贯九省,襟抱五千里江山;庇荫兆姓,包容诸民族风情”(下句八字)。也可倒过来,如“及素秋之节,信为逢时,当明德之手,何忧淹望②”(上句五字)。“唐高祖彰显门第,更名‘宗圣’;唐明皇夜梦老子,益崇道经”(上句七字)。“虚矫者怀不才之疑,妄能自持;贾勇者有攻坚之惧,岂敢争先②”(上句八字)。
以上六类隔句,轻隔句重隔句常用,疏隔句、密隔句、杂隔句次之,平隔句为下。隔句在赋文中使用量很大,犹如人之身体。
五、漫语——意为散漫之语,少则三四字,多则两三句。可奇可偶,但都是精彩的句子,无哗众取宠之嫌,多振聋发聩之声。常用于文之开头或收尾。如“噫吁戏,伟哉黄河!”“勘探者,伟业也!”“甚哉言之出口也,电激风趋,过乎驰驱。②”“诚哉习性之说,我将为教之先。②”“守静胜之深诚,冀一鸣而在此。②”“国之更兴,家之更富,民之更安。人类,在金光大道上昂首阔步,向前向前!”
六、发语——即文章起首、段落开头或段中承接之发起之语,缀于文头或句首(实际多为发起的前缀词)。古人将其分为三种,叫做“原始、提引、起寓”。
1、原始——文中段落发起用语。如“若夫”“观夫”“原夫”“稽夫”“伊昔”、“其起也”等。
2、提引——段落起首或段落中句子的承接发起用语。如“然则”、“则曰”、“矧(shen)夫”“于是”“是以”、“乃知”、“尔乃”、“且夫”、“洎(ji)夫”、“岂徒”、“佥(qian)夫”、“然后”“故得”、“借如”,“观夫”等。
3、起寓——文章开头或结尾的段落发起用语。如“伟哉”、“嗟乎”“客有”、“我皇”、“士有”、“儒有”、“大矣哉”、“至矣哉”等。
我个人认为,发起词不宜频繁使用,少用尚可,用多了讨嫌。如果每段开头都用一个发语词,千篇一律,那就成了“八股”,极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极不适应今人的口味。
七、送语—— 送语即句末用语,含有交代送别之意。 如“而已”、“矣”、“哉”、“者也”等。
总结:赋文语言句式,要紧、长、隔相间使用,以形成澎湃起伏的语言动感之美。大凡以句简为上,句繁为下。且五字以上的句子,一般宜含一个虚词,这应根据文章行文气势和感情需要而定,不可过于拘泥,只要有利于释放感情,不加虚词亦可。唐佚名“赋谱”曰:“凡赋以隔为身体,紧为耳目,长为手足,发为唇舌,壮为粉黛,漫为冠履。苟手足护其身,唇舌叶质度;身体在中而肥健,耳目在上而清明;粉黛待其时而必施,冠履得其美而即用,则赋之神妙也。”这种形象的比喻十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辞赋语言句式的理解,不防用心多多体会。
《赋谱》是针对骈赋、律赋而言的。作为封建社会科举应试的文体,押韵、句式、字数和段落,都有规定,比较死板和程式化。尤其是律赋,平仄对仗十分讲究,严格照做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时还常常因辞害义,不易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有兴趣有时间去做,也不免多有疏漏。毋庸讳言,今人自谓的“律赋”,即便高手,我们也可以从中挑出毛病。当然,有空闲有兴趣的赋友,尝试尝试以打发时光,也是一种乐趣,可不宜过于痴迷。至于《赋谱》中关于赋文的基本句式和叶韵原则的论述,则值得我们积极借鉴。
我觉得,作赋之人决不能将自己框得太死,而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实践已经证明,“赋文传世,形态递变,高潮迭起,辗转复荣。贵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动而无僵,灵而愈菁。”何况作赋在人,不仅要有灵感,更应具有才气学识,遣词造句,言简意赅。或言:“才高文辞简,赋贵意蕴深。”只有边学边练,相互切磋,大胆创新,方能扬帆远航。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尽管散体大赋有其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弊病,在中国文学史上,汉赋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它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辞句以及技法方面,在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 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上一篇
下一篇
1.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有多大 有前景。 目前国内肉类市场呈现出主要生产区与主要消费区分离的局面,因此冷链冻品行业大量肉类产品需要进行异地调运;而随着活畜禽运输限制增多,大量货运需求冷链运输解决。 从运输结构来看,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占货车总量 ...
1. 最火小黄鸭舞蹈 1.在小地图上我们看到有心形岛的,我们就降落在这个岛上。 2.向着心形岛降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心形岛屿。 3.在岛中央,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会有二个小黄鸭的。 4.走近后,会有一个打卡选项的。 5.点击打卡选项后,会跳上一段 ...
1. 抓周有什么寓意 抓周抓到指南针的寓意是: 1.宝宝抓周抓到指南针代表宝宝具有探险意识,今后会跟方向或地理坐标相关的工作。 2.宝宝抓周抓到指南针代表宝宝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是很明确的,家长不需要为宝宝过多操心,说明宝宝是个有目标的人,而且会顺 ...
1. 靓声的全部流行歌曲有哪些 1,《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又名《伽蓝雨》)是由方文山作词,黄雨勋编曲,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周杰伦2010年5月18日发行的专辑《跨时代》中。2011年,该曲获得2010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奖”。 2,《 ...
1. 流行花园原版 《天国少女》,绝对好看,男的都很有背景,男主角还是中国人。也很美型, 《伯爵与妖精》,很美型,看名字就知道,男主角十个伯爵,超帅。 《黑执事》热门的,有两季,完结了,贵族和恶魔执事,美型。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里面的男的都 ...
1. 日系染膏有哪些品牌 不知道这些,就淘宝买染膏四大品牌吧 威娜 欧莱雅 歌薇 施华蔻 这些就是高端发廊用的 还有 日本的 资深堂 玫丽盼 2. 日系染膏染发理论知识 染发膏6cb的意思就是六度的米棕色,这是一款日系的染发膏,前面的数字6代表染发膏的色度是 ...
1. 题临安邸反映了南宋怎样的统治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2. 题临安 ...
1. 抖音有什么游戏很火 回 没有统一入口宝贝。因为抖音小游戏入口不是固定的,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页面或者广告中,或者在其他游戏中跳转。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入口,需要用户进行搜索或者关注相关的账号来获取游戏入口。: 抖音小游戏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 ...
1. 今年流行的女裤子冬款 白色裤子 白色的裤子很多人都不敢尝试,对于职场的女性,白色的阔腿裤穿起来实在太有气质了。拖地款式的裤子,对于身高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在穿搭方面要注意一个技巧,选择高腰的将内搭扎进裤子当中,分割出黄金比例在身高方 ...
1. 南通特色烟酒 1 南通丽莎歌舞厅的收费是按照时间段来计算的。2 根据了解,南通丽莎歌舞厅的收费标准是晚上7点到凌晨2点,每小时收费100元,其中包含了酒水消费和歌舞表演等服务。3 如果需要包房服务,还需要额外支付包房费用。收费模式可能会根据具体 ...